水庫防汛搶護方法與技術之八——防浪處理
發布時間:2013-01-18
1、險情說明
在汛期中,水面較寬風浪較大的堤防,被風浪沖擊淘刷,壩臨水坡土粒易被水流沖走,輕則把壩坡沖刷成浪坎,使壩身發生崩塌險情;重則使壩身完全破壞造成潰口。
2、搶護原則
為了防止風浪對大壩的破壞,搶護的原則是:削減風浪的力量和加強壩坡的防護。
3、搶護方法
利用漂浮物破浪,削減波浪的高度和沖擊大壩的力量,或在迎浪壩坡面搶做一些防浪工事。
現將臨時搶護方法介紹于下:
(1)柳枕
應用范圍:柳枕可以就地取材,采用的范圍較廣,在庫面較窄風浪較小的堤段應用頗有效。
施工方法:
①用柳枝、蘆葦或其他梢料,扎成直徑0.5~0.8米的枕,長30~50米。枕的中心卷人兩根5~7厘米的竹纜做心子(俗稱龍筋)。在枕的縱向每隔0.6~1.0米用10~14號鉛絲扎兩道。在壩頂簽釘0.8~1.2米長的木撅,間距3~5米。再用麻繩或竹繩的一頭把枕栓牢,另一頭系在木撅上。麻繩或竹纜的長度,以枕可以隨水面漲落為度。最好能使枕可以防御各種水位的風浪。水位高時,可以把繩纜扣在木撅上,使枕離堤坡約2~3米;水位低落時,可以把繩纜松開。
②連環枕:若風浪較大或庫面較寬,可以扎成兩個,或更多的枕相連,各枕間每隔3~5米用木桿連牢,這樣叫做連環枕。防浪效果較好,可以防御較寬水面七級以下的風浪。
③豎枕:把柳葦枕堅立在壩坡上,下端系塊石,上端系在壩頂的木樁上。用豎枕時,枕的長度可隨水位而定,一般使枕的下端稍低于汛期的低水位,上端可與壩頂相平。
(2)防浪排
施工方法:
①用10~20厘米的圓木,扎成木排??v橫圓木間的間距為0.5~1.0米,排的長度為2~4米,寬1.5~2.0米。中間填以柳把或葦把,用繩索或鉛絲固定在壩頂的小木樁上。排的下端墜以塊石,可以隨水位上下移動,防御不同水位的風浪。
②用柳枝等梢料,中間裹以碎石,扎成20~25厘米的小枕。柳與石的比例應試驗,使扎成枕后能在水中沉下,不使漂浮在水面。再用繩索或鉛絲連結成寬1~2米,長5.0~10米的枕排,栓系在壩頂的木樁上。排的下部同樣墜以塊石,使緊靠在壩坡上。
(3)石袋、砂袋、土袋
用草袋裝石、砂或土鋪放在壩坡上,也是各地經常使用的方法。
施工方法:
①用草袋裝河卵石、砂或土,不要裝的太滿,約裝草袋容積的三分之二,然后用繩縫口。
②根據風浪高低,把石袋或砂士袋放置在風浪影響范圍的壩坡面,袋口向背水側排列,互相疊壓。